
一、 特征特性:
該品種全生育期135天左右(北疆實際種植122-126天左右)。出苗較好,長勢強,整齊度較好,不早衰,吐絮集中。Ⅱ式果枝,莖稈茸毛較多,**果枝節位5.7,單株鈴數7.2個,鈴卵圓形,單鈴重6.0克,衣分44.4%??箍菸?/span>,耐黃萎病。絨長31.6mm,斷裂比強度32.6cn/tex,馬克隆值4.4,整齊度指數84.6%,紡紗均勻性指數156。
二、 適宜種植區域:
適宜在西北內陸早中熟棉區種植。
三、 產量表現:
2016~2017年參加西北內陸早中熟品種區域試驗,兩年平均子棉、皮棉和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342.8千克、151.7千克和147.4千克,分別比對照中棉所49號增產7.4%、13.4%和13.9%。2018年生產試驗,子棉、皮棉和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381.6千克、167.5千克和162.0千克,分別比對照中棉所49號增產10.0%、18.1%和19.3%。
四、 栽培技術要點:
1、適宜播期為4月15日左右,收獲株數每畝12000~15000株為宜。
2、科學施肥,合理灌溉:施足底肥,早施重施花鈴肥,補施蓋頂肥,增施有機肥、鉀肥和硼肥。
3、化控:根據棉株長勢、長相、密度及棉田水肥供應進行全程化調,一般在3~4葉期輕控,現蕾期、初花期中控,打頂后5~7天重控,旺長棉田在7月底至8月初再進行補控。
4、適時打頂:堅持“枝到不等時,時到不等枝”的原則,7月上旬打頂結束。
5、病蟲害控制:堅持預防為主、綜合防治的方針,做好田間雜草和病蟲害的防治??菸?、黃萎病重病地不宜種植。